4月19日,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岳宁轻车简从,带领区纪委各常委、室主任14人再次深入金锁关镇背塔村走访慰问结对帮扶贫困户,察看南阳坡村道路、人蓄供水工程开工建设情况。这已是岳宁书记带队第三次来到他们的包扶点——金锁关镇背塔村,进行“三问三解”、“三进三促一承诺”察民情、解民忧、帮民难,开展为民服务零距离。 今年春节刚过,印台区在全区全面开展 “三进三促一承诺”活动,金锁关镇背塔村是区纪委监察局“三进三促一承诺”包扶村和联系点。金锁关镇背塔村位于印台区金锁关镇北部山区,这里群山环抱,山大沟深,地理条件较差,自然灾害严重,旱涝不均,水土流失也较为严重,村组大面积处于煤矿采空区,全村5 个村民小组、14个自然村、458户、1545人口,村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怎样让这里村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过上幸福的生活?”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岳宁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之中…… 驻村走访:理清发展思路 二月的背塔村,虽说已是春天,但还是寒气逼人。春节收假的第二天,岳宁书记就带领区纪委监察局的8 名党员干部冒着严寒,来到了背塔村集中住村开展工作。刚一进村,顾不上休息,就进东家、跑西家开始走访,详细询问每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了解民情民意。先后走访了背塔村所辖的14个自然村,从中确定了10户帮扶对象,分别由区纪委10名常委、室主任一对一的进行帮扶。随即召开了村两委班子座谈会和村民代表座谈会,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对背塔村主导产业、畜牧、养殖、栽植、劳务输出、综治维稳、村容村貌、项目建设、扶贫帮困等9个方面进行了调研。经过认真商讨后,岳宁书记说:“百姓要幸福、经济要发展、思想需先行”。首先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科技培训、信息引领等办法,教育引导群众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其次要采取“一包联、三到位”(干部包联到农户;思想观念要到位、农技服务要到位、日常帮扶要到位)的工作措施,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最后,在听取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的建议和意见,结合村上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村上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帮扶工作计划,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逐项落实完成。 回访协调:落实建设项目 3月15日的回访日,岳宁书记第二次带领纪委监察局8名党员干部来到背塔村,这次回访主要解决的是南阳坡组道路和人蓄饮水问题。南阳坡组是背塔村的一个村民小组,该村人居环境较差,交通不便,人蓄饮水困难,针对该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岳宁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先后多次和村干部就村上的道路建设、人蓄供水等问题进行磋商和研究,和区交通局、区发改委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落实了项目任务。南阳坡组村内道路受益群众80户、320口人,长3000米,建设计划投资125 万元,其中政府投资20万元,针对资金缺口大的情况,岳宁书记同镇村干部先后多次到陕西中煤集团玉华项目部积极协调,得到陕西中煤集团玉华项目部的大力支持,落实资金50万元,其余50多万元为自筹;人蓄供水工程项目投资11万元,其中上级拨款10万元,自筹1万元。这两个项目的实施,将彻底解决南阳坡组村民的出行和人蓄饮水问题。针对村上的发展规划,岳宁书记指出,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稳定发展二、三产业,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发展食品玉米加工、运输、服务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还要发展公共事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设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村民活动中心,进一步活跃村民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她鼓励镇村干部要抓住目前发展的大好时机,抢抓机遇,多争取民生项目,夯实基础,为村上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帮困解忧:百姓心欢满意 背塔村石头坡组村民陈庆银,一家5口人,靠种庄稼为生,家庭贫困,正当他为没钱买化肥而发愁的时候,没想到岳宁书记给他送来了2袋春耕化肥,并和他拉起家常,详细了解了他家的生产生活情况和家庭收入来源。陈庆银动情地说:“感谢岳书记,给我送来了春耕化肥,真及时,真好!我真愁没化肥种玉米呢!”。当了解到陈庆银想发展蔬菜种植业时,岳宁书记鼓励他要面对生活,鼓起勇气克服困难,种好菜,通过勤劳尽快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 南阳坡村贫困户汪乾财,本人年老体弱,妻子残疾,生活极为贫困,当岳宁书记等帮扶的党员干部把化肥送到他家时,他激动的拉着岳宁书记的手说:“太感谢你们了,你们送来化肥,我太高兴了……”岳宁书记一连跑了四户帮扶农户,给他们每户送上了2袋化肥…… 这是4月19日岳宁书记带领区纪委各常委及室主任一行14人,第三次深入背塔村,分别对包扶的10户贫困户每户送去2袋化肥的感人场面。 随后,岳宁书记一行还深入该村南阳坡组道路施工和人饮工程项目现场,详细了解了该路段的建设推进情况,并进入农家察看人蓄供水管沟开挖入户情况。希望该村要加快道路建设工作,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道路建设任务和人饮工程主管道、入户管道的铺设任务。同时要做好通组道路的日常管护工作,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致富增收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 衙斋卧听潇潇生,一枝一叶总关情。谈起今后的工作,岳宁书记对随行的党员干部和镇村干部说:“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只有带着感情,沉下身去,才能体察到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才能找到我们工作的力量和源泉,才能切实造福于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