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铜川市印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印台区“四个加力”严查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
时间:2015-09-14 10:58:42 来源:本站 点击数:

       今年以来,区、镇(办)两级纪委不断聚焦主业主责,强化措施,以 “四个加力”严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推进作风不断转变,持续释放正风肃纪红利,努力构建基层风清气正新景象。

       一、突出专项治理,加大作风建设力度。一是下发了《关于在全区开展作风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召开了由10个镇办、区教育、人社、卫生等18个部门参加的“全区作风建设突出问题整治活动会”,紧紧围绕纪律作风建设日常工作、庸懒散浮和基层便民服务机构及效能建设工作等3个方面13个问题扎实开展整治。区纪委4个监督执纪巡查组持续对镇办部门整治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26次检查,下发《明察暗访问题整改通知书》及《纪律作风问题交办通知》14份,对发现的累计35个单位共55个问题在全区通报4次,责令有关单位限期整改,并进行跟踪督办回访,促进了全区作风不断好转。二是下发了《关于在全区开展涉企“三乱”问题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和《关于在全区开展“红顶中介”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明确了整治任务、阶段安排和时限要求。设立了分别由区监察局、区工信局和区物价局1名领导负责的3个专门工作组,对全区25个相关收费单位和26家政府行政审批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加强督导检查。开通了24小时“12358”涉企收费举报热线,公布了“红顶中介”投诉举报电话,受理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投诉举报。通过整治,进一步减轻了企业负担,规范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优化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二、突出发现问题,加大线索管理力度。一是建立了监督执纪巡查机制。将全区10个镇办、65个部门单位划分成4大片区,分别由区纪委4个常委包片负责监督巡查,实现监督执纪巡查全覆盖,着力发现问题。重点对区委交办省委巡视组反馈的、上级纪委转办的、反腐败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移送的和各镇办纪委自查的问题线索核查办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掌握收集问题线索。二是在加强机关信访举报主途径的基础上,开通了信访民情直通车,在镇区设立了信访举报接待点,进一步拓宽了问题线索来源。三是制定了《印台区纪检监察线索处置及案件查办报告暂行规定》,对问题线索严格按照拟立案、初核、谈话函询、暂存和了解五种方式予以办理,做到了“三统一两规范一优先”。“三统一”即统一上报、统一受理、统一编号,并实行“零报告”制度。“两规范”即规范管理、规范交办程序。“一优先”即优先初核重要问题线索。在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的初核中注重“轻重缓急,兼顾全面”的原则,优先初核实名举报、影响民生民利、社会影响重大、上级交办的事项,找准案件突破口,提高初核成案率。 

        三、突出纠查重点,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一是以农村(社区)和基层执法、监管、公共服务等窗口行业或领域为重点,着力纠查解决不良作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小官贪腐”、损害群众利益及“两个责任”落实不力这五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二是由区纪委进行纪律审查的3个重点村,对其突出问题直接立案查处;由9个镇办纪委确定了9个重点村进行纪律审查。三是实行全员办案,加大力度,快查快结,严肃处理。今年1月至8月份,对受理的38件涉及村组干部信访举报线索全部初核,初核率达100%,其中初核转立案10件,办结8件,开除党籍4人、严重警告2人、党内警告1人、留党察看一年处分1人,移交司法机关1人。

       四、突出以案明纪,加大通报曝光力度。一是以案明纪,以案肃纪。对今年查处的11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件进行了公开通报曝光,充分发挥了案件查办的警示震慑作用,使涉案镇办、部门、基层单位及村社区深刻汲取了教训,增强了严格遵守敬畏法规纪律的意识。二是通过加大案件查办及通报曝光力度,产生了强烈的震动震撼效应,使各镇办、部门不断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进一步树立抓不好党风廉政工作是失职、不抓党风廉政工作是渎职的思想认识,积极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着力提高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的长效机制,严查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防止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和蔓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保障维护群众利益,为推进印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

                                     (闫韬 供稿)

Copyright © 2010-2017 中共铜川市印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铜川市印台区监察委员会

Sunshine yinta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铜川市印台区同官路80号

电话:0919-4185144   邮编:727007  陕ICP备20009122号-1

关注我们